天天看点:N型电池的钥匙,握在一体化厂商手上

不久前,N型电池相关的产业布局和产品发布再次点燃了市场情绪,先是组件及光伏设备企业三季报业绩预喜,晶科能源为首主推的TOPCon电池产业化推进迅速,在下游终端开始收获订单,今年以来多家厂商宣布TOPCon产能规划,截至上半年,国内已经建成的TOPCon产能接近31GW。

近日,隆基绿能也发布了新研发的HPBC光伏电池技术,以及组件产品Hi-Mo6 ,量产效率与晶科能源的TOPCon不相上下,明年规划了25GW的出货量。


(相关资料图)

今年上半年,晶科的组件出货量以微弱优势反超了隆基,隆基的电池和组件产能更多,但晶科的电池自供率(85%)要高于隆基(71%)。

垂直一体化的组件厂商在N型电池技术上博弈,对不同类型电池技术的推广效果有着较大的影响力,随着通威高调宣布进军组件环节,光伏设备领域几家市值超过千亿的企业均加入了垂直一体化的队列,通威半年报中也曾透露,8.5GW的TOPCon电池产线预计在今年底建成投产。

通威为什么也要做一体化?

创新产品在市场份额超过10%之后会得到一个更陡峭的渗透率曲线,也就是会以更快的渗透速度抢占市场。原因在于技术创新具有影响经济产业结构,进而加速大规模推广的作用,过程中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各个链条上出现了一批专业化厂商们,凭借独特优势掌握各个环节的话语权。

在光伏行业,它们是专注于工业硅的合盛硅业,把控硅料的大全能源、新特能源,做大尺寸硅片的TCL中环,专攻电池片的爱旭股份。随着细分环节的集中度不断提升,蛋糕的争抢逐渐由细分环节延伸到上下游,以龙头企业带头的垂直一体化战略成为了行业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

光伏行业从专业化往一体化发展,有符合其行业发展规律的必然性。

专业化的厂商可以扎根于某个环节形成差异化的竞争优势,但这种差异化在光伏行业里并不显著,从硅料—硅片—电池片—组件区区四个环节,生产工序和产品质量均参照严格标准,性价比和产能规模才是企业角力的关键,当技术日臻成熟,大家做出来的产品几乎都差不多的时候,同质化严重也就意味着对下游的议价能力降低了。

再者,各个环节之间依存度较高,周期性特征显著。

以硅料为例,作为整个光伏行业最核心的原料,产能建设周期却是整个行业最长的,供应与下游需求的错配是硅料价格上涨的本质。如今上游硅料企业扩产缓慢,为了维持供应,下游做硅片的龙头企业只能通过长单锁定了未来好几年的硅料供应,这也导致市场中多余的散单遭到高价哄抢,结果成本压力往下层层传导,下游专业化厂商的经营业绩受到负面影响,这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应。

基于此,末端组件环节的危机感应该是最重的,该环节没有太高的技术壁垒,采购电池片、玻璃、背板、胶膜等材料进行封装后出售给终端电站或者安装商,赚取薄弱的利润。

组件厂商只能通过一体化加强对供应链的管理,降低原料供应不畅以及周期性成本波动的风险。因此组件龙头们也是实践一体化最快的,隆基绿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已经先后向上游做了延伸。

但作为唯一一个与终端客户打交道的环节,估值更多给的是工艺质量、组件产能壁垒、品牌效应以及用户粘性。自从通威强势入局组件业务后,组件公司股价大多呈下跌趋势,投资者认为通威对于下游组件厂商来说似乎有些“降维打击”了,进入组件行业将对原有竞争格局形成威胁。

实际在进入组件行业前,通威已经做到了硅料-电池片双轮驱动的行业领先地位,不光啃下了光伏行业最难啃的两根骨头,还带着上游赚来的钱和名气,一脚踢开了组件行业的大门。短时间在国内接连签下的大单说明了,为实现供应链的自主可控,组件厂商穷尽力气搞一体化,而这恰恰就是通威最大的优势所在。

更关键的变量来自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平价上网必须实现,那么终端场景对光伏装机价格的接受能力就是有限的,这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利润规模存在着天花板,因此各个环节在利润分配上必须竞争,都想争取更多的蛋糕,最终会在产量和价格上进行着博弈,进而加剧了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这种扰动只能是零和博弈,依旧发挥着适者生存的规律。

但垂直一体化后,所有环节利润都会集中到组件这一环上来,企业关注点从产业链上的利润竞争转移到自身价值链的管理上来,从技术研发、各环节的排产供应、物流运输到终端应用等方面协同运营,能够减少很多无序竞争。其中一环的优势能够反哺其他环节,提高综合竞争力,例如隆基用硅片补贴组件,产品在组件市场就会更具性价比,最终效果也能够反映到毛利率和集中度的提升上来。

价值链重塑

很多人把一体化这件事儿看成是被动扩张,就是因为行业门槛太低,组件利润被压缩才被迫向上游扩张,若真的跟挤牛奶似的,组件厂商们也没有必要费劲研发新电池,提高终端组件的溢价能力。

都是做一体化,但也有方向上的差别,像晶科、晶澳等组件厂商的产业延伸叫做后向一体化,主要目的是为了把控原料供应,平滑利润波动。而像通威们这种方式则叫前向一体化,有利于把握市场需求变化,及时调整,提升企业产品的市场适应性和竞争力。

伴随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光伏产业链未来的竞争靶点已经悄然生变。我认为,随着下游场景逐渐多元化,N型技术展露头角,光伏厂商做一体化,不单单只是为了降本增利,还在于对价值链的重塑以适应下游的新场景。

在研发和制造端,一体化厂商竞相在新电池技术上内卷,追逐技术溢价。

作为光伏中心环节,电池片对于一体化厂商而言是必争之地。上游电池片技术迭代过快,转换效率高低决定其适用的场景,现如今哪种新电池能成为市场主流尚未可知,市场需求并不稳定。企业必须将电池研发的方向,与终端市场推广相结合,才能将技术创新的风险降低,尤其在当前P型技术向N型技术转型的关键窗口,更为明显。

组件厂商在旧电池的上产能包袱并不大,而且有着渠道推广的优势,因此隆基、晶科、晶澳们很早便开始了N型电池的布局,量产前便开始在实验室里卷效率。哪种电池在未来能够成为主流,尚且无法下结论,因为规模化推广的前提还有单位成本和渗透速度的考量。但从产业化进展上看,N型TOPCon要快于其他电池技术,规模量产叠加快速地向下游渗透意味着,属于TOPCon2—3年的红利期已经到来了。

(集邦咨询)

在下游市场端,产业即将从1到N,产品会面向更多的细分场景。光伏装机不光受技术成本影响,市场端的因素也很重要。

光伏应用场景比较多元,从国内到海外市场,从集中到分布式,从工商业到户用光伏。并且随着光伏度电成本的降低,“光伏+”农业、渔业、治沙、旅游、储能、制氢等传统业态结合的模式得以实践,成为不同领域的能源替代方案,对于降低能耗、减少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

组件企业具有较强的市场渗透能力,凭借制造端N型电池技术迭代的产业化推广,企业能够围绕市场端打造差异化的产品能力。新型电池片和组件相辅相成的关系近似90年代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服务器,出色的电池性能有助于组件产品推广,而下游未满足的市场需求驱动新型电池加速渗透和迭代。

再着,一些户用场景本就具有家电消费属性,在技术迭代走向一个相对平缓的阶段后,产品销售更加看重品牌和渠道实力,如同消费家电,占据用户心智的厂商就那么几家,在市场端,品牌和渠道溢价相对技术优势有着更高的壁垒,这意味着未来看一体化厂商,市场端的核心竞争力,对于提高盈利能力尤为重要。

之前通威在几种新型电池上都做了布局,但规模也就刚好能达到GW级,一方面旧电池产能包袱过大,在新电池未经过市场化验证前不宜轻易改造扩产,但另一方面,随着晶科、晶澳们主推TOPCon电池的专业化路线,产能动辄10GW级别,依托强势品牌和渠道优势,TOPCon目前是最有希望率先跑出来的一种路线,因此通威觉得时机成熟了,一手要建25GW的组件产能,一手将TOPCon电池产能翻了几倍,计划到22年底有8.5GW的TOPCon电池投产。

核心电池技术加持,布局市场端,隆基也许是最懂通威的。当年隆基主推单晶硅屡遭质疑,后来收购了乐叶光伏,牺牲硅片利润反哺组件,加强了对市场端的控制,也使得单晶硅成功替代了多晶硅。

隆基曾经就引领了行业技术革新风潮,这次推出的新款HPBC电池,在P型电池基础上采用IBC技术,转换效率上已经可以和晶科的TOPCon最新版本电池相媲美了,明年预计有30GW的产能落地。光是为了满足不同分布式场景的设计要求,或要求极致性价比、或兼顾美学与建筑融为一体,隆基为以HPBC为基础的组件产品就设计了四个不同的版本。

(隆基绿能官网)

晶科今年有望率先实现10GW的TOPCon电池出货。Tiger-Neo系列的N型组件既能适应沙漠、戈壁、荒漠等高温场景,同时契合家庭户用储能、工商业储能以及大型地面电站的全场景需求,TOPcon推广进展顺利,今年已经承接国内多家大型组件招标。

回归行业发展本质,资本周期内高利润率会驱使跨界资本争相布局,激烈竞争又将利润率拉回到平均水准,并淘汰掉落后的产能跟企业。

在能源转型和碳中和背景下,光伏的长期发展趋势依旧向好,但回归业内竞争,硅料泡沫终将破灭,阶段性产能过剩是正常规律,但先进产能仍会被积极消化。

作为老牌光伏企业,隆基们是更理解行业发展规律的,面对日新月异的产业生态,N型电池技术迭代将会下游主线及设备的竞争格局,当他们开始在制造端钻研电池核心技术,在市场端覆盖场景纵深,形成不同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时,行业价值链也将迎来新一轮重构,电池—组件端的价值也会越来越大。

关键词: 垂直一体化 行业发展 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