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观察:永坚新材闯关深主板,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走低,流动负债占比较高
公开信息显示,近日浙江永坚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永坚新材”)更新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说明书 (申报稿),拟冲击深市主板,保荐人为国泰君安证券。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永坚新材是一家专业从事商品混凝土和PC构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建筑材料供应商。
根据招股书,公司的控股股东为陈佰忠,本次发行前公司股本总额为10,000.00万元, 陈佰忠直接持有公司4,764.50万股,占发行前股本总额的47.65%。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陈佰忠和俞建梅,陈佰忠和俞建梅系夫妻关系,陈佰忠、俞建梅二人合计控制发行人 84.40%股份。
股权结构图,图片来源:招股书
本次IPO拟募资5.54亿元,主要用于年产10万吨装配式钢构件及8万m³PC预制构件项目、绿色建材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偿还银行贷款及补充流动资金项目。
募资使用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主营业务毛利率逐年走低
报告期内,永坚新材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3.70亿元、 6.90亿元、6.44亿元、2.71亿元,扣非后净利润分别为5636.01万元、9018.35万元、8341.19万元、3217.40万元。
基本面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永坚新材坐落的绍兴市位于长三角城市群腹地,经济较为活跃,同时依靠便利的交通网络可辐射至上海、杭州、宁波等城市。公司商品混凝土收入集中在绍兴市,PC构件收入主要来自绍兴、上海、宁波、杭州等城市,区域集中度较高。
具体来看,2019年-2021年公司主营业务产品结构基本保持稳定。2020年相比2019 年商品混凝土与PC构件的收入规模均有所上升,主要是报告期内产能产量的提升、业务的发展匹配了下游市场需求发展趋势所致。
另外,2021年商品混凝土和PC构件收入相比2020年有所下降,主要是新冠疫情影响下当期商品混凝土销量降低、PC构件销量增幅收窄以及PC构件单价有所下降所致。2022年1-6月,产品结构有所变动主要是当期受到上海地区疫情影响,PC构件业务销售受阻,而商品混凝土业务伴随当地基建需求增加而增长所致。
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按照产品具体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报告期内,永坚新材的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7.25%、26.97%、23.76%、20.45%(为提高可比性,2020年-2022年1-6月主营业务成本不包含PC构件运输费),存在一定波动。其中2021年主营业务毛利率相比2020年有所下滑,除原材料价格上涨及 2021年12月新冠疫情影响外,还受到PC构件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影响。
事实上,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水泥、砂石骨料、钢材及外加剂等,报告期各期,公司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超过80%,主要原材料波动对公司成本具有重要影响。
而公司原材料价格受到大宗商品价格、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以及节能降耗、环境保护等政策因素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公司商品混凝土的销售价格参考当地信息价格确定,原材料价格上涨压力向下传递存在一定滞后。PC构件的销售价格在项目洽谈时协商确定,并在供货周期内执行,虽然部分项目约定了调价机制,可一定程度上缓解原材料价格波动对毛利的影响,然而,如果供货周期内原材料价格发生较大波动,仍可能导致实际成本超出预计的情况。
应收款项余额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永坚新材的产品应用于工业厂房、民用建筑(安置及保障性住房、住宅地产、商业地产等)、基础设施等多种领域,住宅地产项目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为促进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房地产行业有所承压,市场环境有所波动。报告期内,公司基于下游市场发展趋势灵活调整经营策略,2021年及2022年1-6月,住宅类房产占公司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33%和19.88%,对公司业务具有一定影响。
永坚新材的下游建筑施工行业具有工程建设时间长、资金周转慢、工程款结算周期长等特点。受产业链传导和行业结算惯例影响,公司所处行业内企业普遍存在应收账款余额较大、回款周期较长的情况。
2019年末-2022年6月末,公司的应收款项余额(包含应收账款、合同资产)分别为 1.29亿元、3.43亿元、4.02亿元、3.44亿元, 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34.83%、49.77%、62.36%、63.48%(年化数据)。若未来公司应收账款金额持续增加且不能得到有效管理,或公司下游客户出现经营困难导致公司大额应收账款无法收回,公司或将面临营运资金紧张以及坏账损失的风险。
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含合同资产)占当期营业收入比例的情况,图片来源:招股书
此外,公司的流动负债占比较高,报告期内,公司流动负债分别为1.82亿元、3.10亿元、2.87亿元、3.27亿元,流动比率分别为1.27、1.58、1.85、1.59倍,存在一定短期偿债压力。
结语
目前,我国商品混凝土市场集中度较低,地域性较强,技术和质量水平参差不齐,竞争较为激烈。永坚新材需要进一步扩大产能、延伸产品线,加强和完善公司技术研发体系的建设,从而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同时,在巩固原有市场的基础上,公司需要积极探索和开拓其他新产品的市场,提高公司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进而增强其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