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局长是谁?

文|好酒地理局


(资料图)

*原标题:今夜除夕,来聊聊天儿

岁除如期而至,向屏幕前的每个你道一句,“新年快乐!”

今天想和大家聊聊“局长”的故事。

2022年,是好酒地理局正式上线的第二年,我们产出了79篇优质好文、1751张精选图片和169张精心绘制的科普美图。从上线之初至今655个日夜,我们始终在思考,如何把下一篇内容做得更有价值。

为什么以日夜计算?

为了让每个字、每张图更准确更美,我们的编辑部曾在无数个夜晚灯火通明。好酒地理局的的初衷,是用地理视角、科学解读和人文表达,构建一瓶好酒的话语体系。

我想我们做得还算不错,所以才有了“局长”这个昵称。每次听到酒友们亲切的称呼,我们都会觉得,好酒地理局的内容被看到了,被认可了。

“局长”是谁,我们为何而来?

第一次想要探究酒与地理的密码,是听见有人说,“白酒哪有什么科学?”这句话触动了我们的神经。从元朝算起,中国白酒走过了近千年的历史长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有着尚未被完全解答的酿造奥秘,它是深奥而庞大的。

但今天这个行业呈现给大众的,更多是品牌营销、广告促销和产品本身。在更深刻的层面,比如大众对于白酒的工艺,白酒的科学性,酒与自然风土的关联,酒与一方经济的关系等,少有涉足。

而“局长”其实是一群生根于酒行业的媒体人,大多有着十几年的从业经历,我们在这个行业沉淀了许久,深知酒业的厚度,深知中国的每一种好酒包括白酒、黄酒、葡萄酒、啤酒等,它们各自的闪光点在哪里。

我们也对各个酒企有深入的了解,知道它们曾在白酒的品质上做了哪些努力,得到了哪些成果,而这些都应该被消费者看见。解答一瓶好酒的脉络,把酒与地理做更深度的链接,成了一件我们想做,我们能做,我们必须要做的事。

于是在2020年初,我们开始探讨如何去做这件事,这年5月,我们开始准备第一批《高粱记》系列稿件,这组稿件筹备了长达半年之久。

点击图片,了解好酒地理局发布的第一篇地理好文:东北:黑土地上的酿酒高粱命脉|高粱记Ⅰ

后来的故事你们都知道了。我们,逐渐成为你们眼中的“局长”。其实,“局长”应该是对文字最为吹毛求疵的人,是最乐于在田间地头找内容的人,是写一篇稿件要查阅无数艰涩论文的人,也是最喜欢跟着农业专家、水文专家、地理专家、微生物专家以及酒业科研人四处跑的人,更是为了一篇稿件上东北、下海南、远赴新疆的人。

所以“局长”也不止我们,我们背后还一个非常强大的专家团,他们来自各个领域,是高粱、小麦、水稻、葡萄、育种、食品、酿造工艺、酿酒微生物以及酒文化等方面的权威,也是生态、地质、水文、大气等方面的巨擘。

他们曾出现在好酒地理局的每篇深度稿件中。

我们做了什么?

你问我们做了什么,我首先想起来的是密密麻麻的飞行路线。

在好酒的指引下,全国各地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但此刻,我们想从好酒地理局的初衷来回答这个问题。

地理、科学、人文,一切奔波,无外乎是为了这三个词。白酒本身是有科学的,其生态、工艺、发酵过程都远超很多食品和其他一些酒种。白酒更是与地理深刻关联的,没有哪一种酒与自然风土的关联比白酒更密切。

而同时,酒文化又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国人精神生活、物质生活的重要组成。这也是我们启动“好酒中国行科学考察季”项目的初衷。

为了做好从科学到科普的转化,从地理局部到全局的连接,从大文化到小故事的捕捉,地理、科学、人文又被分解为更多具象化的关键词。

比如原料。

好酒地理局应该是酒业第一家针对白酒酿造原料做系统性深度调研的媒体平台,为了筹备《高粱记》这组稿件,我们走访了东北、贵州、四川、重庆,以及海南的南繁育种基地。

2022年底,我们重访南繁,对话中科院院士杨维才,看到了更多种子研究的世界前沿科技。

点击图片,了解好酒中国行探索到的更多种子研究的世界前沿科技

我们沿着许多酱酒企业的足迹,顶着40℃的烈日高温北上寻麦,推出《小麦记》系列稿件。

点击图片,跟着好酒中国行了解河南小麦跟酒企的不解之缘

我们远赴青海,去看长在天上的庄稼——青稞,到达海子笔下的德令哈,见证《一场海拔3100以上的“极限挑战”》。

点击图片,见证一场海拔3100以上的“极限挑战”

吐鲁番盆地、焉耆盆地、伊犁河谷、贺兰山下、桑干河两岸,都有我们寻找葡萄美酒的足迹。

比如微生物。

解乳酸己小杆菌是什么?

点击图片,了解什么是解乳酸己小杆菌

酿酒微生态能否被复制?

点击图片,跟随局长揭开酿酒微生态的神秘面纱

2%是如何塑造茅台的?

点击图片,感受茅台的“酱酒之心”

《徐岩团队的这个科学图谱,是世界级的》《划时代!如果酿酒微生态也能被复制》《2%是如何塑造茅台的?》这几篇有关微生物的文章,写作过程是最痛苦的,有的修改次数多达十余次。

之所以痛苦,是因为科学含量过高,而相较于其他稿件而言明显偏高的阅读数据也表明,酒业是关注科学的,是需要科学解答的。

比如产地。

从《仁怀的另一条黄金酿酒走廊在哪?》开始,产地就是好酒地理局研究的重点内容。在酒都宜宾生活的体验,对仁怀8天7夜的走访,寻找仁怀的另一条黄金走廊,在黄酒腹地绍兴发现特色白酒,在酒泉找到白酒酿造技艺最早的记录之一……

点击图片,跟随“局长”寻找仁怀的另一条黄金走廊

当然,我们到达过、探究过的产地远不止这些,产地还可以是山脉、是流域、是赤水河两岸。那个一直被备受好奇却无人能解答的问题——赤水河两岸的酱酒,究竟有什么不同?我们也找到了一些答案。

不久前,我们对赤水河源头“镇雄”进行了为期7天的实地调研,以一份万字考察手记呈现了鲜为人知的赤水河另一面。

点击图片,了解好酒中国行记录下的赤水河另一面

而不同的产地又有不同的人文世界,只有深入当地,才能有切身的感知。

比如地理要素。

过去的一年,我们以纯粹的地理视角,从不同的地理因素切入,去揭开技艺之外更加隐秘的,更加深层的好酒密码。

中国有哪些跟酒有关的“地理线”?我们熟知的酒企,都分布在怎样的高度?

点击图片,了解我们熟悉的酒企都分布在什么高度

中国的好酒,分布在什么地貌上?

点击图片,了解什么样的地貌才会生产出好酒

造山带是什么,如何影响酿酒?

点击图片,了解水源、造山带在好酒诞生过程所起的作用

好酒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一切天时、地利、人和的因素都并非一蹴而就。

点击图片,了解中国有哪些跟酒有关的地理线

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大自然进行了无数年、无数次自然选择,才有了酿造好酒的基础。这沧海桑田的一杯酒,是自然的造化。

比如酒业人。

还记得我们正式上线的第一篇文章吗?《当然是川酒》记录了川酒的第一位专家、后来的“川酒四老”,以及今天部分川酒骨干的故事。

点击图片,了解多样的川酒及酒背后的骨干专家故事

酿酒人、科研人、南繁人、设计师、踩曲女工……他们都是酒业兴盛的缔造者。

比如好酒的多样性。

好酒并无优劣之分,只是风格与风味的不同。

在寻找好酒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许多小众的特色好酒,比如贵州的白兰地,云南的工业大麻啤酒,海南黎族的山栏稻(点击链接阅读原文《重访南繁,我们看到种子研究的世界前沿科技》),绍兴诸暨的“同山烧”。

点击图片,了解贵州的白兰地是什么样子

点击图片,了解来自云南的工业大麻啤酒

点击图片,了解绍兴诸暨的“同山烧”

这些特色好酒的存在,源于中国风土的博大多元,构成中国酒业百花齐放的绚烂图景。

当然,还有那些精心制作、反复打磨的科普美图。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好酒的世界蔚为壮观,吾将上下而求索。最后,真诚地感谢每位专家对好酒地理局上线以来的所有支持和帮助,他们是——

还要感谢酒友们过去一年对好酒地理局的喜欢,新一年我们将继续走遍中国大地,发现更多的中国好酒。

关键词: 前沿科技 极限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