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实控人背后 杭州银行年度罚金上升、拨备率高企咋解?
深度 独立 穿透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
作者:夏逢
【资料图】
编辑:李思
风品:恪圭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一纸解除公告,从此无实控人。
2月13日,杭州银行宣布,8家股东解除一致行动人关系。
一石千层浪。虽然该行表示,“变更不会导致公司第一大股东变更、管理层变动,不对日常经营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人员独立、财务独立和资产完整,仍具规范法人治理结构。
2月14日还有业绩快报报喜:2022年营收329.32亿元,同比增长12.16%;净利116.79亿元,增长26.11%;基本每股收益1.83元,增加27.97%。
可13日起,企业股价仍连续五连跌,直到2月20日才开始企稳回红。截至2月23日收盘价12.29元,依然低于发行价14.39元。
实际上,杭州银行不是首家无实控人银行。细观A股42家上市银行,仅8家被认定存在实控人,招商银行、浦发银行、南京银行等均无实控人。
那么,市场在观望什么呢?
1
年度罚金大增
如何念好内控经?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银行治理质效,以及受此影响的发展战略是否清晰稳健、风控体系是否有效等是投资者关注重点。至于有无实控人,与公司治理优劣间并不存显著关系。
没错,深入看,实控人变更或只是一个由头,引发市场对企业基本面的审视。
比如内控合规方面,2020年至2022年,杭州银行罚金逐年升高。
以刚过去的2022年为例,营利双增背后,杭州银行及其分(支)机构、相关负责人共收银保监分局和央行分支机构开出的10张罚单,合计被罚1162.50万元,超过2020和2021年罚金总和,其中,涉及超百万罚单的共2张。问题多涉及信贷管理,包括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贷前调查不尽职等。
当然,罚单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年情形,然持续增长罚金依然是一记警钟。尤其在强合规、化风险的行业大势下。
上升到行业视角,银行是典型的周期性行业,尽管当前疫情退却,城商行最困难时刻已熬过去,但周期滞后性,以及贷款利率处于下行通道,叠加局面提前还贷意愿较强,势必影响到以净息差为生的银企,由此更考验品控风控基本功。
行业分析师郭兴表示,无实控人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股权较分散,决策过程会变得民主多元,另一面,决策一旦出现分歧,易出现无人拍板,影响效率战机的情况。杭州银行近年资产规模、贷款规模扩速惊人,但从资本安全性看,贷款等风险资产规模又会增加资本金消耗,进而资本充足率下滑,提升风险前置力、念好内控经就显得很重要。
2
资产充足率逼近监管红线
拨备率高于监管4倍
从成长到稳健 900亿“补血”冷思
不算多苛求。
细观杭州银行头疼的地方,莫过资产充足率、拨备率。
2022年9月底,杭州银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8.27%,在上市行中居倒数第二位。
2017年—2021年,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分别为8.69%、8.17%、8.08%、8.53%和8.43%,常年在9%以下徘徊,已逼近7.5%监管红线。
以2021年为例,据银保监会披露,商业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78%。2.3个百分点差距,意味着杭州银行已拖行业不小后腿。
行业分析师林永认为,资本充足率越接近于监管红线,企业能扩张的风险资产就越小,进而可能影响收入业绩。从这个角度看,杭州银行上述业绩高增是否具有可持续性也待考量。且资本充足率常年低位徘徊,资本结构是否合理,抗风险力是否稳健可值思考。
同时,拨备率高企也被一些舆论质疑隐藏利润。
截至2022年末,杭州银行拨备覆盖率565.1%,虽较上年末下降2.61个百分点,仍处较高水平。
据银保监会数据,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205.85%,杭州银行是行业均值的2倍有余。
行业分析师刘锐玲指出,银行拨备高,可能有隐藏利润倾向,也可能有部分贷款目前没形成坏账,银行因此做了续贷,同时企业认为该类贷款未来有形成坏账的不良风险,从而提高拨备覆盖率。
2020年,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阶段性调整中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的通知》,对中小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阶段性调整,相关银行拨备覆盖率监管要求由120%—150%调整为100%—130%。
也就是说,杭州银行已是监管要求的4倍左右,这显然有些扎眼。
2016年—2022年前三季,银行拨备覆盖率分别为186.76%、211.03%、256.00%、316.71%、469.54%、567.71%、583.67%;拨贷比分别为3.03%、3.36%、3.71%、4.23%、5.02%、4.86%、4.5%。
同期,计提的信用减值损失不断抬高:分别为43.69亿元、45.26亿元、60.10亿元、77.63亿元、99.59亿元、105.00亿元、89.40亿元。
当然,杭州银行也意识风险隐患,曾多次募资“补血”求改变。
2016年10月,IPO首发募集36.11亿元。2017年8月,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二级资本债80亿元,同年12月非公开发行不超1亿股优先股,募资100亿元。
2019年5月,发行100亿元二级资本债。2020年1月,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70亿元;当年4月再次非公开发行不超8亿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募资不超72亿元。
2021年发行150亿元可转换债券。2022年9月,获准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金额不超300亿元人民币的金融债券及不超100亿元人民币的二级资本债券。
粗算下来,自2016年上市至今,该行已在资本市场先后融资约九百亿元。
遗憾的是,从上述核心一级资本走势看,上述融资对其补充并不多。或许,这也是投资者担忧的地方。
作为衡量银行经营质量的重要指标,杭州银行资产充足率和拨备率都不算理想,不得不让外界审视内部管理和决策了。
3
大股东减持、主帅更迭
期许新变
公开信息显示,杭州银行成立于1996年,2003年通过增资扩股,吸收民营资本,实现产权多元化。2006年,成为江苏省第一家拥有外资股份的城市商业银行。2016年10月成功登陆A股上市。
除了开文实控人变更,近两年来大股东减持也值考量。
2022年3月,原第一大股东澳洲联邦银行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每股13.94元价格分别向杭州城投及杭州交投转让股份各2.968亿股。转让后退出第一大股东,持股比由15.57%降至5.56%,原第二大股被动成为第一大股东。
再如太平洋人寿保险,2021年4月-2022年5月通过三轮减持,累计套现超26亿元。目前已彻底清仓退出股东行列。
中国人寿也于2021年9月至11月减持5589万股,减持总额8.43亿元,持股比由4.80%降至3.86%。
另一厢,企业高管变动也出现变动。
2022年9月,陈震山因组织调动原因,提出辞去董事长、执行董事等职。其可谓企业灵魂人物,自2014年担任主帅以来,杭州银行不仅成功A股上市,且资产规模和业绩水平也均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2年12月,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核准宋剑斌的董事长任职资格;随后几天,又公告称,虞利明被聘任为行长。
公开信息显示,宋剑斌生于1971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2002年加入杭州银行,曾任该行副行长、首席风险官、首席信息官等职。虞利明则是一位交行老将,曾任交通银行杭州分行副行长,还曾在杭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单位任职。
不难发现,两位新帅均有丰富的一线经验,且年富力强。都说新人新气象,两者能为杭州银行带来什么改变,外界不乏期许。
4
让“子弹”再飞一会
应该说,上述槽点“烦恼”之外,杭州银行基本面也配得上这份期许。
作为浙江省内银行业领头羊之一,目前杭州银行拥有200余家分支机构,网点覆盖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湾等发达经济圈,跻身全国9家破万亿的头部城商行阵营。
截至2022年末,公司总资产1.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25%;贷款总额7,022.03亿元,增长19.31%;存款总额9,280.84亿元,增长14.49%。
截至2022年9月末,杭州银行普惠型小微贷款余额1078亿元,较2021年末增长17.58%,普惠型小微信用贷款余额91.48亿元,增长超52%。不良贷款率0.77%,下降0.09%,连续多季呈下降趋势。
2022年总负债15,179.36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72%;负债结构中,对公客户存款是负债的主要项。
收入结构也有优化,以2022上半年为例,利息净收入 109.74 亿元,同比增幅 3.53%;占营收比 63.43%。非利息净收入 63.28 亿元,同比增幅 48.00%,占营收比 36.57%,占比较上年同期提高 7.83 个百分点。其中,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增长 37.28%,其他非利息收入增长 57.95%。
追其原因,与其不断创新优化业务、打磨服务能力不无关系。
如升级“外汇金引擎”线上服务模式,推出“跨境e平台”线上产品服务,集跨境智汇、跨境智单及跨境智融等全流程服务,优化中小企业结算及融资环境。
再如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2022年与火山引擎数智平台VeDI达成合作,后者通过增长分析DataFinder、客户数据平台VeCDP和增长营销平台GMP三大产品全面输出。
无需赘言,杭州银行仍有不错底牌,叠加新帅上任不足半年,无实控人也非完全坏事,决策更加民主多元,或是一个破解沉疴痼疾、迎接新质变的开端。
时间是最好的试金石,或许对于杭州银行,投资者、舆论还需更多耐心信心。姑且让“子弹”再飞一会。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