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快讯!走进儒家圣地,瞻仰圣贤之光— 梵虎教育 2023春季游学孔子

走进儒家圣地,瞻仰圣贤之光。

梵虎教育2023春季游学孔子圣地

一山(泰山)一水(泉水)一圣人(孔子),共同凝结了“人文圣地”山东的文化生命力与创造力。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不仅孕育了儒家礼乐精髓,见证了中华文明的繁荣兴盛,更完成了民族精神的当代建构。


【资料图】

儒学始于孔子,传于孟子。

此次三孔之行,梵虎教育实地学习,侵染儒家文化,

游尼山圣境穿越历史、仰慕圣贤之光,

游孔庙、孔府、孔林,感悟儒家精髓的发展传承,感受儒风雅韵的源远流长!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梵虎教育开启游学第一站 — 尼山圣境,只为近距离瞻仰孔子圣人!

进入尼山圣境映入眼帘的就是孔子圣人铜像,背山面湖,面南而立,像高72米,基座高度为18米,为世界最大最高的孔子像,让人不自觉的就升起敬意,产生膜拜之意!

孔子像高72米含义为孔子有72贤弟子,就以此将孔子像的高度定为72米。

真正体会到了何为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尼山奇不过三山,险不过五岳,高不过三百多米,却远近闻名,因为这里,诞生了孔子。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夫子如明月,如阳光,照亮漫漫长夜,点明亘古人生。瞻仰完孔子,开始进入大学堂,深入学习儒家文化!

看着孔子给72个贤徒授课的画像,犹如自己在杏檀下听讲,大师风范酣畅淋漓,梵虎教育也是以做教育为主,我们老师无数,学生更是遍布全国每一个角落,孔子一生有72贤徒,门下弟子更是遍布五湖四海,为人师表,亦如父,其精神、思想等等都是我们老师需要学习进步的,发扬儒家文化!

孔子也会骂人:有一次宰予又躲在家里睡觉不去上课听讲,孔子忍不住骂出“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孔子也不解风情,“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其实后面还有一句:“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孔子会哭,爱徒颜回去世,孔子痛哭流涕,直言道:“天丧予,天丧予”。

正襟危坐,执笔手写。笔尖落处,儒家倾泻与厅堂……

一场盛世演出,演绎了孔子一生!感悟颇深!

孔子简介:

孔子,春秋时代鲁国人,也就是曲阜人,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年73岁。

孔子3岁时,父亲叔梁纥去世,16岁时, 母亲颜征在去世,少年孔子成了孤儿,开始了他在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中独自谋生、学习和奋斗的一生。

孔子少年发奋自学,勤而好问,青年时代便掌握了参与贵族政治必须熟悉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进而掌握了《诗》、《书》 、《礼》、《乐》、《易》、 《春秋》六经的内容,为创立儒家文化奠定了基础。

孔子30岁设学授徒,开始了漫长的教育生涯,他首开中国私人讲学、面向民众,提倡”有教无类”之风,成为中国第一位,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伟大的教育家。

孔子51岁时,才做了中都县令,后来曾在鲁摄相事,然而时间不长,他便辞了官,开鲁国开始了他长达14年的周游列国之行。

孔子在68岁时回到鲁国,他把几乎全部精力放在了教学和文献整理上,一直到死,孔子的一生是颠沛流离,饱经忧患的一生,是艰苦卓绝、激励奋发的一生,是春风化雨,培育英才的一生,是著书立说,济时救世的一生。

如今,他的躯体虽已灰飞烟灭,但他的思想,却潜入每个东方人的心灵,他熔铸了中华民族的个性和品格,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孔子还将引导着人类,跨向21世纪。

看似平淡无奇的一些文字,诠释了孔子的一生,可中间的艰辛,坚持,信仰,精神值得我们所有后辈为之学习,值得梵虎教育所有老师为之效仿,学习儒家文化,走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夕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孔子《中庸》

为人师表定能教育好学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行之。

——摘孔子《中庸》

从尼山出来,去了三孔,为天地立命,为生民立心,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看孔庙,游孔林,走孔府,时时涤荡心灵。

在导游的一路讲解中对孔子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知,对三孔的景象有了更深刻的认知,恐千言亦不尽!

通过此次游学,深深体会到了《论语》的精神,“学而时习之 ,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儒家文化的传承需要一代代相传,作为教育行业的一份子,梵虎教育定弘扬儒家文化 传承千年文脉!

本次【梵虎教育】部分讲师和班主任三孔游学之行,亲身感悟,亲身经历,意义非凡,为人师表定以师德为先,走君子之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孔子小百科

谁能被称为至圣?

至圣的“至”字有最高的,顶端的,完美的,不可逾越的意思。

至圣——简单来说,就是指道德智能最高圣人的意思,而中国至圣之人唯孔子是也。

孔丘,即孔子,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说创始人。西汉武帝时期开始崇尚儒家学说,使孔子的思想成为历代帝王的思想,因此孔子的学说影响了千秋万代的中国人。因此孔子被为“至圣”。

相传孔子有弟子三千,其中有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所有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被尊为儒教始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孔子祭祀也一度成为和上帝、国家的祖先同等级别的“大祀”。这种殊荣除老子外万古唯有孔子而已。至圣之人就是道德智能最高的圣人,中国只有孔子才能担得此称号。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