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商行一哥”风光不再,北京银行下行拐点已至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过去10余年,城市商业银行如同雨后春笋,在全国各地兴起,大有诸侯割据、占山为王之势。而在金融行业一轮又一轮的市场博弈中,北京银行也早早登上了“城商行一哥”的宝座。
(资料图片)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北京银行,日子有些难过。不仅业绩不佳行业地位难保,也时常成为天价罚单的常客。6月中旬,北京银行更是因14 项违法违规事实,被监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罚款合计4830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是北京银行首次吃天价罚单。据媒体报道,从2020年卷入康得新造假案开始计算,北京银行动辄被监管部门罚款数千万元。尤以2021年接收罚单总数最多,高达13 张。种种迹象表明,北京银行已经进入了多事之秋、内控问题正在凸显。尤其是2023年,其一直坚挺的“城商行一哥”宝座,也被拱手相让,令业界猜测颇多。
频繁受罚,合规挑战不断
众所周知,北京银行身处的金融行业,是国家重点监管的地带,因此合规经营也是这类企业发展的基石。不过,作为城商行的一哥,北京银行却频陷合规性质疑,并屡遭监管部门行政处罚。
从最近一次的罚单来看,北京银行频繁出现问题的业务板块是个人及企业贷款、信用卡、理财业务等多个业务线。而在其加速转型综合型银行时,其合规漏洞也逐渐暴露无遗。
据不完全统计,仅仅2023年上半年,北京银行已经收到至少4张罚单。而且,细数每次行政处罚,基本都是“数罪并罚”,多种违规行为让其罚单动辄数百万元,甚至数千万元。
例如,今年2月,北京银行潍坊潍城支行因贷后管理不尽职,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被罚款 35 万元。该事件,也让北京银行贷款业务的管理漏洞初步暴露出来。
随后的4月份,北京银行石家庄分行又因多种行为违规,被人民银行石家庄中心支行警告并罚款141万元。据了解,该违规行为主要为消费者保护不到位。
此后的6月份,北京银行也密集被罚。影响最大的是便是前文所述的6月中旬的近5000万元天价罚单。对此,北京银行回应还算迅速。称其已第一时间成立整改工作领导小组,秉承即查即改、立查立改的原则,积极推进整改落实工作。官方表示,目前已按照监管要求基本完成整改。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的问题并非2022年才集中暴露,此前也是罚单榜的“常客”。只是被罚的原因不尽相同而已。
例如,早在2020年7月,北京银行因卷入康得新造假案,被交易商协会警告、暂停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相关业务 6 个月,并被责令进行全面深入整改。而2020年全年,北京银行因涉及 15 项违法违规事实受到两份行政处罚,共计被罚4290万元,同样堪称天价罚款。
无独有偶,2021年,北京银行累计被罚7342.33 万元,无论是罚单数量,还是处罚金额,都在城商行之列中排行榜首。
通过北京银行近三年的违规事件不难看出,北京银行虽然一直有城商行一哥的地位,却也潜藏着发展危机,而风险最大的便是其合规性问题。由此给其品牌形象及信任度带来的影响,不言而喻。
业绩拐点已至,“城商行一哥”地位难保
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在北京银行进入了多事之秋后,也频繁陷入了舆论漩涡,消费者也对其投诉不断。大量而集中的投诉,也敲响了北京银行的服务质量警钟。
据2023年3月,中国银保监会湖南监管局办公室公布的关于2022年辖内银行业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显示,北京银行以131.56件/百万个人客户的水平在城商行(含民营银行)中霸居榜首,并且远超排在后面的湖南三湘银行、湖南银行、长沙银行、南粤银行以及东莞银行。
在品牌口碑下滑后,北京银行的业绩也到了拐点期。据北京银行前不久公布的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业总收入164亿元,同比下降6.92%;归母净利润74.93亿元,同比增长1.9%。
营收下滑、归母净利润微增的财报数据,显然难以让投资者满意。因此,北京银行的股价甚至在四年下跌超30%之后,继续下挫。北京银行最新市值则仅剩下926.06亿元,比上市首日缩水超过三成,甚至落后于首批上市的三家城商行之一的宁波银行。
要知道,曾几何时,北京银行也经历过去高光时刻,此前其股价甚至超过同一梯队的宁波银行、南京银行的市值总和。令人唏嘘的是,10余年过去,城商行之王北京银行的市值一路下跌,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宁波银行与南京银行则稳重有进。
更令人唏嘘的是,就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北京银行的资产规模还身居城市商业银行榜首,并经历了净利润近八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而且是资产规模与净利润双双实现“双位数增长”。
这也意味着,短短几个月,北京银行就像是经历了冰火两重天,业绩动荡如同坐过山车。也正是因为如此,北京银行的“行业龙头”地位正在逐渐丧失。
2022年,江苏银行的全年营收705.7亿元,归母净利润253.9亿元,而北京银行却在同期仅实现营收662.76亿元、归母净利润247.6 亿元。净利润百亿以上的差距,让其将“城商行一哥”的位置拱手先让。
而第一季度的数据表明,不仅江苏银行实现了超越,此前紧随其后的宁波银行。也开始实现反超。这也意味着,丢掉宝座的北京银行,想要夺回昔日“一哥”的地位,希望渺茫。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银行面临的行业地位威胁,不仅是营收规模维度,更是竞争对手在净利润、资产规模层面的全面超越。种种迹象表明,北京银行似乎已经大势已去。
不良贷款率高企,资产质量堪忧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衡量北京银行实力的是其资产规模。从这个角度来评价北京银行,今年一季度末,北京银行以 3.5 万亿元的资产规模位列城商行之首。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单凭这个指标,其行业第一的地位含金量也明显不足。要知道,论资产规模,新晋行业一哥江苏银行正在与其拉小差距。从2022年的超过4000亿元,已经缩小至3100亿元。
与此同时,在衡量资产的重要指标上,北京银行也显得有些“技不如人”。据其财报数据显示,北京银行一季度的不良贷款258亿元,不良贷款率达到1.36%,无论是不良贷款金额,还是不良贷款率,都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分析北京银行不良贷款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可以看出,从银行贷款五级分类来看,北京银行的关注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指标均在上升。这也意味着,北京银行未来不良贷款率上升的风险还很高。
与此同时,重组类贷款下降,但逾期贷款增长较多。截至报告期末,公司逾期贷款84.37亿元,同比增长29.4%,主要是逾期1年以内的贷款增长较多,逾期3个月以内的贷款同比增长69.72%,其中逾期3个月至1年的贷款同比增长31.67%。
也就是说,北京银行的新增逾期比例大幅增加,由此可见,北京银行的不良贷款率高企,或许与其产生的贷款业务风控存在问题。
当业绩、资产规模增速放缓后,北京银行也在资产质量方面暴露出一系列问题。这些因素,也间接影响了其投资价值,并削弱了股东对北京银行的信心与信任度。
面对北京银行上交的惨淡答卷,北京银行的老股东信心也在逐渐动摇。据媒体报道,此前为北京银行前十大股东中的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阳光人寿等,相继减持北京银行的股票,持股比例也一降再降。近年,北京银行的大股东纷纷“出逃”,其在资本市场也显得十分失意。
例如,据Wind显示,在北京银行的前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公司是仅次于北京国资的第四大股东,其持股比例自2021年底的3.47%减少2023年第一季度的3.24%。而阳光人寿虽仍位列北京银行第五大股东,期间同样经过多次减持,持股比例已经降至2.52%。
结语
作为城市商业银行曾经的“一哥”,北京银行曾经通过万亿的资产规模、数百亿的年度营收规模等,稳住了在城商行赛道的行业地位。
然而,市场格局的变化,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令人感叹的是,短短几年时间,“城商行一哥”已经易主,而在城商行的头部阵营中,甚至都险些没有了北京银行的位置。
对于北京银行,其资产规模尚在,但是由于资产质量不佳、经营业绩不稳,加上频繁违规受罚,其行业影响力早已一去不返。
因此,如今能让北京银行珍视的,已不再是“一哥”“二哥”这些标签,而是北京银行如何在这个原本潜力十足的赛道,稳住自己的江湖地位,守住曾经打下的江山。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下,人们也都在期待,北京银行这个曾经的行业佼佼者,未来能够有机会翻盘。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