冻龄容貌“吃”出来,价值百亿的口服美容赛道会是新风口吗?
作者:JTloml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开篇:
经历被疫情“封锁”的三年后,又到了可以“抛头露面”的时候,在感叹“浪姐”冻龄容貌的同时,随之到来的是年轻人新一轮的容貌焦虑。
在美容护肤这一方面,无论经济状况如何,水乳等滋润产品是最低保障,而为了让自己变得更美,不惜下“血本”的万元户也是十分的普遍。
朋克养生浪潮下,Z世代们表现得比那些真正需要养肤年龄段的人更加积极,也更舍得花钱。“敷着最贵的面膜,熬着最深的夜”已不再是被人调侃的个例。
在消费者需求催发下的美容赛道,细分项目愈来愈多,不仅包括医美、护肤品等外用产品,更有口服美容产品。
那么,口服美容产品会成为美容品牌新的增长利器吗?妆食同源概念是否是新的风口?
从单一走向多元
口服美容听起来陌生,但说到太太口服液,想必大家都是耳熟能详,这也是国内最早的口服美容产品。
1993年,健康元推出太太口服液产品,俘获了一大批中国太太们的芳心,风靡二十多年。其投放的广告中极力渲染一个“没有黄褐斑的太太”形象,宣称可以有效地改善中年女性的黄斑、失眠等问题,能够有效滋补身体。
不过之后因为创始人朱保国因势转型到了医药行业而消失在了大众视野。
有了太太口服液打先锋,外资品牌FANCL、DHC、资生堂等相继进入中国市场。国内市场颜如玉等品牌也开始了这一领域的布局,行业活力欣欣向荣。
此时的口服美容行业把中心都集中于胶原蛋白产品,种类较为单一。
面对高昂的价格,消费者内心的质疑也在不断加剧。而央视《焦点访谈》一期“胶原蛋白的美丽神话”将话题推上了高峰。市面上部分胶原蛋白产品功效不足,其成本也很难匹配其定价,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内胶原蛋行业整体销量下滑,丸美、汤臣倍健等多家品牌先后匿迹。
近年,随着电商的发展以及KOL带货的新晋销售渠道,口服美容行业迎来了新的机遇。消费者的需求也在不断被激发,不再局限于胶原蛋白,美白、抗老、补水、防脱等多种不同功效的口服美容产品亦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众口难调,亟待破局
据商务部研究院发布的《国内高品质胶原蛋白行业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和抗衰老的持续追求,胶原蛋白肽的抗衰、医美等功效性得到日益充分的市场开发和消费者认可。预计到2027年,全球胶原蛋白肽市场规模将达到226.2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42%。中国胶原蛋白市场规模将达到15.76亿美元,约占全球市场的6.96%。
在这个颜值即正义的时代,颜值经济催动口服美容市场的高速发展。历经三年疫情侵袭,消费者对于健康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皮肤健康作为其中一种,关注度也与日俱增。研发技术的不断创新,愈来愈多的成分被运用到口服美容产品中。
GPLP犀牛财经发现,在天猫、京东和抖音电商平台上,五个女博士胶原蛋白肽相关饮品销量第一的均近万单;传统保健品牌汤臣倍健其胶原蛋白肽口服产品同样斩获近万的销量。
沉寂多时的口服美容行业似乎迎来了转机。不过今时不同往日,消费者们已经不是简简单单就能被品牌们“蒙混过关”的,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需求,变得更加难以琢磨,众口难调。
总体来说,口服美容消费人群呈现年轻化,且更爱“小包装”。相关调研数据表明,对于女性来讲,更关注美白淡斑、抗氧化、增强皮肤弹性等。而男性则更多关注排毒、调整肠胃、改善血液循环。其交叉需求仅有补水保湿,促进肌肤滋润等一少部分。不过这也给企业提供了不同的研发方向和选择。
未来口服美容行业将走向多元化。
品牌浴血奋战,消费者一概不知
我们不能否认的是,即使从品牌方面来看,美容口服行业已经打得如日中天,但除了美容行业的忠实粉丝,依旧有大部分消费者对口服美容的概念闻所未闻。
部分了解过或是听说过的消费者对GPLP犀牛财经表示,虽然看过一些专访也做过一些调研,部分品牌的口服美容产品是十分安全的,但还是十分担心美容不成倒吃坏了身体。
亦有消费者表示,对其功效半信半疑,即使对自己来讲真的很有吸引力,但还是想等市场发育完善后在进行尝试。
可见,虽然市面上口服美容产品诸多,但对于消费者的教育还尚未完全。
即便如此,行业内也呈现出极度内卷的现象。除去驻扎美容赛道的华熙生物等品牌,消费领域巨头也陆续来袭,口服美容零食化趋势渐显。
譬如,蒙牛就曾推出可吸食的果冻美容新零食凝纯胶原蛋白肽晶萃;可口可乐针对年轻一代睡眠质量不好、皮肤变差等问题推出一款“尊选28睡醒颜”;百草味也有维生素C胶原蛋白软糖产品等。
目前,我国口服美容行业发展日趋成熟,对玻尿酸、葡萄籽、鱼子酱、烟酰胺等成分已经实现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然而即便如此,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面对越发挑剔的消费者,以及来自四面八方的竞争对手,留给品牌们的生存空间正在缩小,而迅速从口服美容行业中剥离出一条新赛道,研发高效、高品质产品,建立品牌壁垒,才能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杀出一条生路。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