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味食品跌停,卤味食品这场“硬仗”该怎么打? 每日热门

作者:泰罗,编辑:小市妹

7月5日,绝味食品跌停收盘,今年以来股价已经跌去了接近40%。


【资料图】

相对于2022年,绝味食品业绩开始好转,2023年一季报显示,公司营收录得18.24亿,同比增长8.04%,归母净利润录得1.37亿,同比大增54.37%。

不得不承认,当下的卤味市场,一方面绝味食品、煌上煌和周黑鸭的三巨头光环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闪耀;另一方面,大量卤味新势力涌入,不仅品牌选择多样,品类也在剧增,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卤味食品已经进入淘汰赛。

新的市场阶段,这场硬仗该怎么打?

对于卤味巨头的业绩表现,有一种说法是,年轻人不爱吃鸭脖子了。此番结论虽有些片面,但也反映了一个事实:

消费者选择越来越多,口味喜好也越来越难以把握。

作为休闲食品行业的一种,各类干果炒货、休闲零食,甚至各种街边小吃店都成为了休闲卤制品的竞争品类,争抢消费者的味蕾。

卤制品行业内部的竞争品类也在增多,如佐餐类卤制品、各类热卤和常温卤味零食等。

具体品牌如佐餐类卤制品的紫燕食品、卤江南;卤味零食品牌王小卤、小鲜卤;热卤小吃盛香亭、热卤食光;就连三巨头所处的短保冷卤,还有廖记棒棒鸡、五香居等大热选手。

另外,行业集中度不高也给了其他品牌机会。据国信证券研究,三巨头在卤制品行业市占率之和仅为17%,其中绝味占比9%,周黑鸭和煌上煌分别为5%和3%。

换句话说,要想抓住消费者的胃,需要在产品上下更多功夫才行。而这也是三巨头的一大痛点。

除了日益内卷的市场环境,三巨头产品价格贵也成为了大众槽点。

据天风证券研究,鸭舌类周黑鸭每100g价格为60元,绝味和煌上煌接近40元;鸭掌类周黑鸭为16元,另外两家近12元。

“贵的离谱”、“又贵又少还总涨价,随便称一点就几十块,可以买整只鸭了。”类似的声音在网络平台上不绝于耳。

虽然休闲卤制品竞品逐渐增多,但在品类增速和市场集中度上仍有空间。由于休闲卤制品门槛并不高,规模和供应链就成为了各方比拼的核心壁垒。

从规模来看,三巨头中毫无疑问绝味的优势最大。

近年来绝味通过不断的跑马圈地,在2018年已率先迈入万店时代,奠定了卤味一哥地位。

疫情期间绝味仍坚持逆势扩张。同2020年相似的是,或许管理层在经历了2021年的业绩大反弹后尝到了扩店的甜头,仅2022年上半年就完成了全年的开店任务,门店总数达到14921家,比2021年增长了1207家,且总数已超过了另外2家之和的一倍。

相较于绝味,周黑鸭的开店节奏较以往放缓,煌上煌就显得更加保守了。

2022年上半年周黑鸭的门店数量为3160家,比2021年增加了13.6%,但对比2020年和2021年动辄超30%增速已然放缓。煌上煌则直接采取了收缩策略,自2021年门店数量就开始减少,从2020年底的4627家降至2022年6月的4024家,减少了603家。

而万店同样是煌上煌和周黑鸭的目标。不一样的是,前者一边在2021年喊出了万店计划,到2025年计划每年开店1500家左右,但另一边门店数量却不断减少。

若2023年煌上煌不调整其门店策略,将在疫情放开后的市场争夺战中丧失先机。

绝味的规模效应明显增强了其产业链议价能力,产品单位成本更低。据西部证券数据,2021年其主要产品单位成本约2.59万元/吨,低于周黑鸭的3万元/吨与煌上煌的3.43万元/吨。

从品牌定位来看,周黑鸭走的高端路径,品牌定位要高于绝味和煌上煌。但近年来周黑鸭净利润却持续下降,从2017年最高峰的7.61亿降至2021年的3.42亿,已经腰斩。

这主要由于其自营店效的不断下降及自营店开店的放缓。早在2014年周黑鸭直营店效就不断下降,从当年的386.5万降至2020年的120.5万,而直营店数量在2018年达到1288家后就停止增长,到2022年上半年只有1342家。

而从线上业务来看,周黑鸭走在了前面。2021年其线上营收就超过了9亿,营收占比达32.06%,而绝味线上营收仅1.32亿,营收占比2.01%,煌上煌营收5.36亿,占比21.04%。

放开后,周黑鸭的大店店效有望回暖,加盟模式及线上零售的增长潜力,净利润仍有看点。据中信证券研究,疫情后常态化下周黑鸭单店店效仍高于另两家。绝味平均单店店效预计为90-100万/年,周黑鸭直营将达到180-200万/年,加盟为130-150万/年,而煌上煌则为80万左右/年。

在综合实力上,煌上煌不论市场份额、品牌力和口碑上都弱于另两家。据NCBD发布的2020卤味熟食研究报告显示,周黑鸭整体满意度要高于煌上煌与绝味。煌上煌差评率最高,达到9.65%;其次是绝味,为8.19%;最低的是周黑鸭,不足4%。

综合来看,若周黑鸭在费用率控制得当,绝味和周黑鸭两家的盈利恢复和未来增长值得期待。

免责声明

本文涉及有关上市公司的内容,为作者依据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作出的个人分析与判断;文中的信息或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商业建议,市值观察不对因采纳本文而产生的任何行动承担任何责任。

——END——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