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标机器人龙头,美的进入2.0时代
本文作者 | 刘超然
最近又一晶圆代工厂商成功登录科创板,晶合集成(688249.SH)上市当天开盘一度涨超15%,首发后市值近400亿元。公司主营晶圆代工业务,创立8年,晶合集成年营收破百亿元,2022年出货量破百万片。若剔除外资控股企业,晶合集成已经是国内第三大晶圆代工厂。
(资料图)
更有意思的是,通过公司前十大股东来看,除了合肥市国资委与中国台湾晶圆代工厂力积电(06770.TWO)的母公司力晶科技两大核心股东外,美的创投赫然在列,而美的创投的实控人正是美的集团创始人,现年81岁的何享健,何氏家族的掌舵人。
“要从做产品到做企业,从做企业到做资本。”从产业退居后的何享健变身投资人,频频出手扫货各大产业,资本版图涵盖家电、地产、新能源、机器人等领域,如今又开始入局芯片产业。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已经手握美的集团、美的置业、盈峰环境、合康新能、华录百纳、万东医疗、科陆电子等7家上市公司。后面还有智能照明公司美智光电,已经在上市申请中获深交所受理。
“现在的世界靠的是科技和资本,只要有钱、有科技,就什么都能做到”
除了掌门人,何氏家族还参与海外并购库卡集团,入股易方达基金成为第一大股东,投资乐鑫科技、有方科技、埃夫特等多家上市公司……何氏家族的商业版图已经从白电延展至机器人、医疗、汽车零部件、储能等高科技产业。
低调富豪的创业之路
初代企业家,身家千亿的何享健,被称为国内“最低调的富豪”。
创业超过50年,露面次数很少,经常以自己普通话讲不好为由婉拒媒体来访。曾有“江湖传闻”,有位在美的集团工作8年的外籍员工,离职时的愿望居然是“想近距离看一眼大boss”,可见他的低调。
何享健出生于商业家庭,从小就受到了商业精神的熏陶,热衷于商业思考,思考如何创造财富。后来,由于那个年代的特殊性,国内商业改革,何享健的家族生意开始衰落,萎靡不振,到后面甚至出现破产。彼时的何享健决定靠自己的能力让家庭走出困境。
转机发生在1968年,26岁时任北滘镇街道干部的何享健与23个当地村民集资了5000元,创办“北滘街办塑料生产组”,当时的主要业务是生产塑料瓶盖;四年后在塑料、玻璃工艺基础上,升级为五金制品;小作坊变工厂,1975年,生产组更名为“顺德县北滘公社塑料金属制品厂”,当时的企业自有资金超过10万元,工人超过60名,厂房面积增至200多平方米。
首次转型,十分重视技术的何享健引进了技术人员来生产挂车刹车阀、橡胶配件,随后又将塑料金属制品厂更名为“北滘公社汽车配件厂”;1977年的配件厂年产值可以达到24.4万元,净利润2.6万,这在当时已经是不得了的天文数字;1980年,厂子再次转型,配件厂业务变为生产风扇配件,正是这次转变为之后风扇龙头埋下了伏笔。
配件厂在生产风扇配件同时,自研生产出来第一台40厘米“明珠牌”金属台扇,由此进入家电行业。一年后,“明珠牌”风扇以为“美的”注册商标,美的风扇厂由此诞生,成立第一年,营收便突破300万,净利润40万;
小厂房终变大公司,1988年美的电器公司实现产值1.24亿元,成为顺德县十家超亿元企业之一;1993年美的电器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也成为中国第一家上市的乡镇企业,30年后成为市值超3800亿的白电巨头。
是商业大佬,也是资本市场老玩家
“虎父无犬子”。
不同于很多家族企业的子承父业,美的集团掌舵人在2012年就已经退居幕后,让贤于能者,方洪波为代表的职业经理人接棒何享健家族。然而并不意味着何氏家族彻底淡出资本市场。
何享健长子何剑锋,被称为最叛逆“富二代”,1994年就开始自己创业,目前是盈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旗下拥有盈峰环境(000967.SZ)和百纳千成(300291.SZ)两家上市公司,前者主营智慧环卫,后者专注传媒产业。其创立的深圳市合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并拥有290家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妥妥的资本市场“大玩家”。
正如何享健的商业思维:只要拥有资本和科技,就什么都能做到!美的虽然接棒,实际上“买买买”的收并购一直都是公司的常规武器。
美的改制上市通过融资,募集了足量的资金,而基于资金支持使得公司进入了高速发展期,主营业务收入由1992年的4.87亿元高速增长至1996年的25亿元,成为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之一。
然而营收4年收入增长了4倍多,但净利润并不乐观,1996年的净利润竟然比92年还少了一点,盈利能力净利润率从19.7%下滑至3.8%。这让美的开始寻找问题,此时的美的空调的市占率从行业前三下滑至第七。接着1997年,美的销售额也从前一年的30%正增长变成了13%的下滑。
一直顺风顺水的企业发展遇到困难。
此时美的意识到空调在未来的市场空间,美的的收并购开始了,1997年12月先是以5435万元受让了万家乐集团持有的东芝万家乐的40%股权,1998年美前脚收购了安徽芜湖丽光空调厂,拓宽空调产能,后脚以2700万元受让东芝持有的广东东芝万家乐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股权中的20%的股权,合计美的集团以69%的股权,正式成为“东芝万家乐”的控股股东。
这两次并购使得美的集团成为国内唯一的一家拥有空调核心能力(空调压缩机方面)的厂商,具备了空调产业链上游核心部件的生产能力。不仅为美的空调的整机制造提供了稳固的后方供应和技术创新支持,也给美的业绩增长带来了强劲的驱动力,1997-2000年美的营收从21.76亿元蹿升至88.05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59.35%,2001年年营收首次突破了百亿。
美的并购扩张之路才刚刚开始。
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建立起了以空调业为龙头、小家电为集群的家电王国,但在大家电领域只有空调这一单品,而且空调业利润被极度压缩,美的迫切需要开展多元化战略来带动公司进一步增长。由此2000年,美的先后并购了华凌和荣事达集团,补齐冰箱和洗衣机的大家电业务,该笔交易给公司带来的业绩提升还是显而易见的,2006-2008年的三年里,冰箱的产销量从285.44万台和275.67万台,增长至490.33万台和487.78万台,产销量增长均超过了70%。
未来稳固洗衣机业务,后面美的还以定增方式换股吸收合并了小天鹅。
国内“小鱼”吃完,美的“胃口大开”瞄准了海外市场。2007年,美的集团布局国外市场,第一家海外生产基地在越南建成投产。2013年9月,美的集团合并吸收“美的电器”,总股本达到16.86亿,完成了A股整体上市。获得了充足的资本后,开启了全球扫货模式。公司通过收并购的形式,收购了埃及Miraco和拉丁美洲的开利拉美以拓展空调的海外市场,同时获得海外市场的成熟营销体系。2016年,公司确立了全球化经营的新战略,再次连续拿下了德国库卡、意大利Clivet和日本东芝家电,全球化的同时实现多元化布局。
然而并非所以扩张都没有弊端。也正是2016-2017年大肆的海外收购大幅抬高了公司的商誉水平,的确会拖累些许资产质量。好在整体收购质量较高,商誉波动并不大。
美的真正的第二维度
为什么说美的集团背后的何氏家族是隐藏的投资高手。
从对德国库卡的投资就能看出端倪。2017年美的以292亿元、溢价36.2%收购德国库卡,然而相比2016年EBIT 8260万欧元,2021年库卡的EBIT仅有6180万欧元,下滑超25%,市场一致都对这次收购持有悲观情绪,使得整个2021年美的股价也出现大幅回撤。
然而从2022年疫情恢复后美的的业绩来看,先是库卡的业绩和订单都出现了强势反弹,订单新高且税后收益在2022年翻了一番,达到约1.01亿欧元;而且库卡2022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国内出货量份额达到8%,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目前韩国在机器人密度上是世界第一,达到1000台/万人,可见我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再是美的正在通过库卡开启公司全新的业务曲线,即智能工业板块。目前美的机器人使用密度已经达到500台/万人,并将在未来两年内进一步加大投入以实现700台/万人的目标,这意味着美的未来降本增效会进一步加强,盈利能力的增长空间将是公司重要的竞争优势。
可见这次极具代表性的收购不仅是想达到1+1>2那么简单。从美的2022年最新财报来看,公司原有家电业务收入仍然处于小幅增长,但更吸引人的是公司近300亿的机器人及自动化系统业务收入达到了新高,这一块全新的业务,工业机器人、智能制造,包括何氏家族更大的投资版图,都有机会给美的智能化转型带来更多想象力和更高的估值,预计美的目标将不仅仅只是一家TO C端的白电企业。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