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忧外患之下,双核发展的西王食品早已降温
编辑 | 虞尔湖
出品 | 潮起网「于见专栏」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大众对饮食健康格外重视。尤其是人们日常使用的油米面,产品种类越发精细繁多,标准也越来越严苛。作为粮油加工行业占比最大的食用油赛道,虽然在新消费时代下日益强大,但近年来的发展却略显颓势。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2年我国人均年食用油消费量首次出现下滑,这对于食用油赛道来说并不是个好消息。受疫情、国际环境等因素影响,一边是食用油厂商的集体涨价,另一边是行业的低迷转弱。2022年上市的粮油企业营收都在大幅上涨,但利润都在下降。在业内有“玉米油之王”之称的西王食品更是出现了罕见的“双降”。
据2023年首季财报显示,西王食品营收14.21亿元,同比上涨6.33%;归母净利润-4223.99万元,同比回落105.94%。营收虽有回暖迹象,但利润仍在持续亏损。近期深交所因货币资金、借款等问题向其发出问询函,又因未披露供应商选择程序被山东证监局责令整改。如此看来,2023年西王食品可能依旧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三步走战略下,业绩增收不增利
成立于2007年的西王食品,是国内最大的玉米胚芽油生产基地。2010年被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冠以“中国玉米油城”称号。2011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好粮油”示范企业,玉米油市占率高达30%以上,是该赛道的龙头企业之一。
2016年11月西王食品斥资7.3亿美元收购加拿大运动保健品公司Kerr,跨入万亿大健康行业,从此实行双核心发展,并制定了三步走战略:先成为国内玉米油第一品牌,然后打造中国高端食用油第一品牌,最后塑造国内健康食品第一品牌。
即使以现在的眼光来看,西王食品的战略布局可谓是下了一步好棋。坐拥刚需的食用油赛道和前景广阔的大健康行业,将来的发展之路必定一片光明。然而在三个“第一”的巨大压力下,西王食品的业绩表现有失水准。
2022年西王食品营收60.7亿元,归母净利润-6.19亿元。实行三步走战略5年之后,其营收相比2017年只增加了4.52亿元。在利润方面,因为5年内2次计提收购Kerr集团产生的巨额商誉,从盈利直接掉进亏损深渊。
尤其是近年来消费升级之下,西王食品在两大赛道内越来越跟不上其他厂商的脚步。与此同时在二级市场上,其股价在2016年收购Kerr集团达到14.05元顶峰后,便开始持续下跌。目前其股价在5元左右,而且相较于其他粮油股票,股价偏低难有上升空间。
之所以在二级市场上活力不足,一方面西王食品业绩确实不佳,另一方面和其母公司西王集团的债务危机也有一定关系。
2017年邹平市齐星集团被爆出陷入百亿债务危机,西王集团作为齐星集团最大担保方遭受牵连,担保金额高达近30亿元。随着齐星集团资金链断裂宣告破产,西王集团也因此失血严重。2019年又被爆出数十亿的债券违约事件,信用等级被下调。
2020年西王集团虽然和债权人达成和解,但时至今日仍未完全履行。从时间节点上西王集团陷入危机之时,正是西王食品的“三步走”的初年。而自2018年以来,西王食品财务上的“大存大贷”一直被外界质疑和其母公司存在利益输送,多次被深交所问询。
本来在并购Kerr集团之后有着光明未来的西王食品,近年来在利润方面的大幅波动,不难猜测或多或少与其母公司的困境脱不开干系。在这种情况下,西王食品的两大业务,在重压之下早无发展可言。
玉米油触及瓶颈,高端局开拓不利
目前国内消费市场主要以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和玉米油为主,但玉米油仍归类于小众油品,市占率在10%左右,市场规模仅在100多亿元。和其他油品不同,由于玉米油是玉米淀粉、淀粉糖等玉米深加工的副产品,以及不适合油炸炖煮等缺点,其市场空间注定难以发展壮大。
并且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餐饮场景的多样化,山茶油、米糠油、核桃油等新油种的发展势头相当迅猛。虽然西王食品背后有全国最大的玉米淀粉生产基地西王糖业的支持,在玉米油赛道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西王食品的玉米油业务依旧增速缓慢。
2011年至2013年,西王食品营收分别为18.4亿元、24.8亿元和24.27亿元。不难看出,彼时的西王食品营收已陷入瓶颈。2014年以后西王食品开始布局葵花籽油、花生油等赛道,同时对基本盘玉米油进行产业升级,冲击高端市场。
然而经过十年的努力,西王食品的食用油营收虽有增长,但尚未突破瓶颈。2015年至2019年,其营收在22亿-25亿元区间波动,2021年营收终于迈入30亿元的门槛后,2022年又降至28.53亿元。总结起来,西王的食用油业务已经触及行业天花板,而且极其不稳定。
之所以其食用油营收很难保持线性增长,除了受宏观经济、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外,更多的是来自行业内的竞争。说得直白些,近十几年的食用油赛道就是一座围城:里面的想要外寻突破,外面的想要向内深挖。
早在2009年,金龙鱼和福临门开始推出玉米油产品,在强大的品牌效应下取得不错的市场份额。随后其他品牌纷纷跟进,玉米油赛道上不再是西王和长寿花的二人转,而是百花齐放。尤其是近年,玉米油赛道已经成为高端局的主战场,各大品牌都想分一杯羹。
可想而知,西王食品玉米油高端拓展并不顺利。例如同等容量的玉米油,西王食品的价格还要略贵于金龙鱼、福临门等知名厂商。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首选价格其次是品牌,而西王食品在这两方面都不再具有优势。
反之亦然,西王食品向葵花籽、大豆等油品领域进军,同样也会面临其他品牌的内卷。在这种情况下,西王食品食用油业务毛利率已经由2017年35.51%下滑至2022年9.8%。可见其油品业务问题相当严重,更糟糕的是,另一核心保健品业务早已降速。
大健康业务下滑,内外群敌环伺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身体健康格外重视。尤其是年轻人对健身的热情与日俱增,从而催生出了万亿的大健康产业。正是因为如此,在玉米油赛道发展进入瓶颈之际,西王食品两手准备,跨国并购了加拿大Kerr集团。
Kerr集团专注运动营养和体重管理健康食品几十年,在北美市场知名度颇高,旗下的肌肉科技和六星等运动营养品牌深受运动人士的喜爱。保健品业务初期确实给西王食品带来了强劲的营收和利润,只不过短短两年后,业绩便逐年开始下滑。
在并购后的2017年,保健品营收29.6亿元,而2022年这一数据为25.4亿元。2019年因业绩不及预期计提商誉高达15.59亿元,吞下了并购后的苦果,导致在利润层面元气大伤,至今尚未恢复。
细究之下,西王食品在接管Kerr集团后,对于保健品行业缺乏准确的判断,导致业绩萎缩。尤其是在海外市场,短短5年营收减少了6.64亿元。西王食品也承认由于海外市场产品和渠道的变化,加上三年疫情业绩遭受严重影响。
市场的风云变幻终究是外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西王食品在产品创新和渠道方面太保守不够年轻。从营收数据上看,海外业务和食用油业务一样已经达到了瓶颈期,增速空间有限。那么国内的保健品市场才是将来其业绩的新增长点,但是国内市场也和海外有同样的问题,而且还多了一条水土不服。
首先,西王食品拥有肌肉科技、六星等品牌矩阵,但是这些品牌还只是在健身圈内赫赫有名,产品专业属性较强。同时随着ON、北欧海盗等海外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以及康比特、汤臣倍健等国产品牌的崛起,虽然肌肉科技已连续7年蝉联国内运动营养品销量的桂冠,但依旧面临着不小的冲击。
其次,在产品方面,肌肉科技、六星的蛋白粉等产品口味更符合北美市场,口味太甜,并未针对国内市场进行优化。虽然在去年进行了产品升级,丰富了产品线。但是如何被国内消费者所熟知,成为国民大众保健品牌,才是西王食品将来必须解决的问题。
结语
不管是在玉米油赛道还是营养保健品行业,西王食品在初期确实做到了行业标杆。但就在以双核驱动迈向更高的目标之后,发展却陷入了困境。双层压力之下,并没有实现1+1>2的效果。归结起来,还是老牌企业在产品创新上难以跟随新时代潮流。
值得担忧的是,其母公司债务危机仍未完全解除,这对于西王食品的未来发展无疑蒙上了阴影。西王食品当下必须稳住玉米油和海外保健品业务两大基本盘,才能向外拓展。尤其是国内大健康业务更是需要耐心去经营,才会赢得长久回报。
关键词: